富士CP6貼片機20個工作站詳細說明
富士貼片機CP6二十個Placing Head所在的位置對應著二十個工作站,每個工作站臺都有其自己的功能,現(xiàn)介紹如下:
ST1:第1站主要的功能就是吸取零件。為實現(xiàn)這一功能,F(xiàn)eeder向前進料,機器的真空被打開,Placing Head開始降到吸件位置吸取
零件。為在零件用完時發(fā)出警告,本站進行料帶用盡檢知。另外,在機器送進一顆零件的同時,廢料帶切刀也進行一次切除動作。
ST2:第2站進行大零件吸取成敗的檢知。凡厚度超過1mm的零件,機器就要對它進行吸取成敗的檢知。當檢查到零件沒有吸起來時,為
保護廢料帶切刀和一些高單價的零件,機器將馬上停止。
ST3:第3站為置件角度的預轉(zhuǎn)。如果不進行預轉(zhuǎn),零件在第6站進行影像處理后,必須在第10站旋轉(zhuǎn)一個大的角度。由于慣性的作用,
必然將導致一個較大的誤差。第3站則是為了減少這個誤差所設計,它可以預先做一個+90o或-90o的旋轉(zhuǎn),使其較接近生產(chǎn)程式所設定
的置件角度。另外,因?qū)⑿D(zhuǎn)角度分到第3站和第10站兩次進行,也提高了機器運轉(zhuǎn)的速度。
ST5:第5站執(zhí)行Placing Head的誤差角度修正。第3站在旋轉(zhuǎn)時會造成一些誤差,本站通過一些機械機構(gòu)強制消除此誤差。如缺少該機
構(gòu),第3站形成的誤差將反映到*終貼片角度。
ST6:第6站通過Wide View(寬視野)和Narrow View(窄視野)兩組相機對零件位置、角度偏差、零件外形、是否吸取等狀況進行檢查,
以決定在第11站是否置件或如何置件。
ST10:第10站依據(jù)第6站影像處理的結(jié)果,使用伺服馬達Fine θ-axis motor將零件旋轉(zhuǎn)到*終置件角度。
ST11:第11站將通過影像處理的零件置放在生產(chǎn)基板上。Placing Head到達置件位置,真空被關閉,零件依照程式所設定的位置置放
在生產(chǎn)基板上。
第1站至第11站針對于本次置件,第12站至第20站則為下次置件做準備。
ST12:第12站執(zhí)行*終置件角度旋轉(zhuǎn)還原,該站使用伺服馬達Fine θ reverse-axis motor將第10站*終置件角度旋轉(zhuǎn)的角度還原。
同時,該站進行角度驅(qū)動離合器嚙合狀態(tài)的檢測。
ST13:第13站執(zhí)行置件角度預轉(zhuǎn)還原,即將第3站置件角度預轉(zhuǎn)旋轉(zhuǎn)的角度還原。
ST14:第14站執(zhí)行Nozzle Holder A的偵測。此信息用于計算生產(chǎn)情報。
ST15:第15站對Nozzle Origin位置進行確認。只有在Nozzle Origin位置才能對Nozzle進行正確的切換。
ST16:第16站備有真空破壞機構(gòu),用于**Nozzle上廢棄的零件,被**掉的零件丟在拋料盒里。
ST17:第17站對Nozzle Holder上當前Nozzle的位置進行判斷,以確定如何進行Nozzle的切換。
注:以6號Nozzle為例,Sensor1和Sensor3照在Rotary holder的反光面上,反饋的信號為ON,Sensor2照在黑**域,反饋的信號為
OFF,可以知道為6號Nozzle。
ST18:第18站依據(jù)第17站檢查的結(jié)果,使用伺服馬達Nozzle change NC-axis motor將當前Nozzle切換為下一次置件所需要的Nozzle。
ST19:第19站對第18站切換的結(jié)果進行確認,其偵測原理和第17站相同。如果發(fā)現(xiàn)當前Nozzle與生產(chǎn)程序設定不符,將發(fā)生“Nozzle
Change Error”故障現(xiàn)象。
